「小朋友以至大小都會玩的『搶櫈仔』(又名音樂椅)是代代相傳老牌集體遊戲,但英國工黨政府最近出版了一本小冊子,指此遊戲鼓吹侵略行為,促請教師嚴禁玩『搶櫈仔』」。(《明報》24.5.2000)
近幾百年,英國一直是最擅長玩「搶櫈仔」遊戲的國家之一,她的幾個對手,西班牙、萄萄牙、法國、荷蘭等,都曾是她的手下敗將。音樂一停,英國人就一個屁股的坐上椅子去。「日不落國」,這段輝煌的歷史,見證了英國人「搶櫈仔」的能耐和本事。
據云「搶櫈仔」遊戲源自十九世紀初的法國,這是童謠專家奧佩的看法,未必準確。法國人當然也擅於「搶櫈仔」,越南就是其中一張法國人搶回來的椅子。但論功力,法國人不及英國人。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英國人很有可能就是發明「搶櫈仔」遊戲的,童玩專家應深入考據一下,還英國人一個公道。
時至今日,在國際舞台上英國已沒有能力玩這個遊戲了,由說英語的美國人取代了這個位置。但在英國上流社會,仍然保存類似的傳統,喜愛狩獵,獵物以山雞、野免、野狐為主,據說皇室中人如愛丁堡公爵、查理士皇儲皆熱中於此道,故英國保護動物協會雖曾連番抗議,也無能為力。
工黨政府現轉移目標,竟提出嚴禁「搶櫈仔」,對「保皇派」的英國人而言,可謂大逆不道的「婦人之仁」。我想戴卓爾夫人讀到這個消息,一定大發雷霆,心想貝理雅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,還是回家櫈仔為佳,大不列顛帝國豈能連「搶櫈仔」也不容,這將大英子民僅有的小小志氣與尊嚴也剝除淨盡。
話說回來,英國人素來是幽默的民族,這是我們中國人望塵莫及的。但今次拿童玩「搶櫈仔」來大做文章,真是有點那個。試問世上有趣的玩意,一半以上都是與競賽有關。得失成敗,是鼓舞人向上的重要動力。英國人不可能昧於此簡單的道理。
【要聞】
【教會、機構短訊】
【教會之聲】
【畫中有話】
【誠心所願】
【文林】
【癌病答客問】
【親密家庭】
【餘暉集】
【資訊年代】
【溪水旁】
【教會圖說】
【貞潔有道】
【牧養心聲】
【如情未了】
【交流點】
【古道今詮】
【父母也EQ】
【心靈照相機】
【童話世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