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十章十節清楚記載,耶穌基督說:「我來了,是要叫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今天,當我們公開向人家傳揚這個主的宣告時,到底有些甚麼含義?
過去的一段日子,亞洲人經歷了大起大跌,這包括了經濟性的、政治性的和災難性的。中國、印尼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台灣、巴基斯坦、東帝汶等地的人分別受過不同程度的打擊。當然,香港也不能例外。很多人深深體會到那種原擁有卻失去(包括財富和親人);曾成功竟失敗所帶給生命的創傷,是何等難承受。活在此時此地的亞洲基督徒,我們不能獨善其身;對於四周環境其他人的遭遇,和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劇變,實在需要我們深入地反省。當基督徒今天仍堅信:耶穌基督能帶給人豐盛而美滿的生命!這信念能如何幫助生活在亞洲的人,繼續向前走?
在約翰福音十章,整段有關豐盛生命的宣告中,其上、下文乃以耶穌基督一個很重要的「好牧人」身分來貫串的。也即是說,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透過好牧人的角色和使命,帶給了人類完滿生命的應許。
亞洲基督教議會在所提供的本年度亞洲主日的靈修資料中,對主的好牧人的典範,有以下四方面的提醒:
(一) 好牧人是為人捨命的
主耶穌甘願捨棄自己的生命,使別人的生命更豐盛。這是使人得完滿生命的第一個條件。事實上,為人捨命並不是只有耶穌才能做,主也吩咐其門徒當如此行。(約十五
12-13)
(二) 好牧人認識祂的羊
認識祂的羊,表示耶穌基督看重人的價值`了解人的需要、知道人的一切。因此,在帶給他人完滿生命的應許以先,我們應先認識他們的處境。
(三) 好牧人在圈外另有羊群
好牧人清楚呈示了祂對合一的寬闊胸襟。耶穌基督為人捨身,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歸在祂裡面(約十二32)。換言之,教會當常常思想,我們所付出的,是否為更多未在羊圈(教會)內的人,抑或事事只是顧自家的需要?
(四) 好牧人是一位得勝者
約翰福音裡耶穌基督說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」主自己雖然為人捨身,在十字架上被釘死,但這卻不是基督事件的結束,因祂在第三天復活,克勝死亡。原來在基督的,都可以擁有死而復活的新生命!
今天,在我們四周仍有很多人渴求過圓滿而幸滿的生活。基督徒十分清楚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到世上成為一個好牧人,就是要使人得完滿的生命;我們已經得著了,也享受著。唯願教會效法主的模範,在這世代中實踐好牧人的使命,甘願為人犧牲、認同他們的需要、樂於關心教會以外的,並且活出新生命的樣式!
【要聞】
【教會、機構短訊】
【教會之聲】
【畫中有話】
【誠心所願】
【文林】
【癌病答客問】
【親密家庭】
【餘暉集】
【資訊年代】
【溪水旁】
【教會圖說】
【貞潔有道】
【牧養心聲】
【如情未了】
【交流點】
【古道今詮】
【父母也EQ】
【心靈照相機】
【童話世界】